內容摘要:
本書分為四大部分,包含美在生活上的邂逅、認識芬蘭在教育上循序漸進地將美帶到孩子內心、芬蘭在美感上聞名國際的例子、對於台灣的美感反思。
從<美的邂逅>跟<美的紮根>兩章,可以認識到芬蘭對於音樂、物質設計甚至是龐大建築物都投入了很多心力把美感涵蓋進去。音樂在歐洲是像空氣一樣的存在於人類生活,於此環境下,芬蘭在音樂教育系統投注大量資金跟人力,編織音樂教育網。作者的孩子雖是短暫居住了幾年,但芬蘭也不會排斥反而歡迎陌生面孔,音樂細胞也在此不間斷的琢磨著。受過這樣的音樂教育,每個人可以演示很多種樂器,甚至大方地在街上演奏。在這裡,音樂不是高不可攀,也沒有所謂曲高和寡,而是全民基本素養。談到物質設計,阿爾托之所以出名,是因為他不只是用心設計,而是融合大自然的法則於內。大自然是跨世紀的美的存在,人體之美、高山之美、湖泊之美等,因此阿爾托多年前的設計也常讓人誤以為是現代設計。人類存在的三度空間,如果好好規劃跟設計,也能營造出舒適的生活,芬蘭善用空間把美安插進去,像是機場行李領取處的大幅畫像,公共建築物裡面的空間配置。從教育方面,芬蘭小孩不必成天上升學補習班,而是利用課餘時間去接觸有興趣的事物,設計空間也是其中一個選擇。小孩在教室裡面動手設計平面、立體,從微小結構到都市更新設計,生活周遭更多是現成的範本提供靈感。一座圖書館的設計,可以徵求建築設計比稿;同一年齡階層的小孩,可以盡全力比賽而後真誠祝福彼此,在這裡,比賽的用意不是為了惡性鬥爭或沽名釣譽,而是為了讓芬蘭更美好。這裡不會有為了比賽逼迫孩子的父母,他們深知逼迫是無濟於事,更會傷害親子關係。一切遵循孩子自然發展,注重個別而後營造群體。
在芬蘭,偏鄉小城也能是歌劇重鎮,即使需要長途跋涉,這座小城每到音樂節慶總是湧入世界各地的愛好者。於此同時,芬蘭有另一崛起樂團可謂國家之寶,其地位可與聖誕老人平起平坐,那就是芬蘭妖怪樂團(Lordi)。此樂團是重金屬搖滾樂團,在2006年歐洲歌唱大賽奪得冠軍,成為芬蘭之光。
書本最後引出台灣教育之於美感,害怕孩子在美感之路無法賺足夠的錢養活自己;害怕知識教育落後他國;害怕去接觸不同方面的美。
心得感想:
作者用美麗的文字寫下關於美的事物,書本編輯上也都在各方面展現了美,讓我非常享受這次的閱讀。排版的設計、油墨的使用都讓我看到這是一本高度質感的書,讓我有興趣一窺究竟。平順的文字印在我的腦海,讀完時,我翻到目錄,甚至能講出每一章節的概要。
在這本書裡面,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音樂及建築教育。在台灣,學音樂是高成本的培養,學費、檢定費、樂器費、樂器保養費等,如果家庭經濟不允許,只能靠學校。偏偏學校老師總是指定國小吹高音直笛,國中吹中音笛,至於其他樂器,則是用PPT演示、找影片播放、或是老師演奏。連接我自身遇過的經驗,音樂老師總是處罰把直笛音吹爆的同學,吹奏考試時,吹得好的總是趕緊湊對,不願「被拖垮」。另一方面,有些家長甚至有「學音樂的孩子就不會變壞」的幻想,再加上好大喜功的思維,逼迫小孩每天練上五到八小時。但事實上,我曾經有同學練了多年小提琴與鋼琴,仍有偷竊行為;我自己的鋼琴老師也是逼迫他的兩小孩苦練鋼琴,練不好,打。多年後有機會跟他們聊天,他們表示已經很久沒練鋼琴,也不願回想那些日子了。師大很多音樂系的同學,都是從小音樂班栽培,一般對於音樂系的學生,就是有氣質、很乖的印象。不是說長大之後自己去探索音樂不好,而是想到老師說有些發展要趁早,音律的美感可以讓人不為目的的受到薰陶,我想唯有在早年引發其認識與興趣,而且不受限於一兩種主流樂器,是一種順性的感性發展。
建築教育,很少人真正認識跟接觸。台灣的樓房就那樣一幢幢快速蓋好,美嗎?喜歡嗎?安全的嗎?那天報紙刊登清朝建築物、日治時代建築物跟中華民國建築物的比對,我實在對於那充滿廣告宣傳的大樓毫無美感產生。我們的確有很多美麗的公共建築物:校園、機場、故宮南院等,但僅限公共範圍,民眾住所呢?建商想大賺一筆,要壓低成本並挑選地段,於是在地價貴的地方蓋個不會倒的房子就好。有居住需求的,別無他擇,之後再請個室內設計師讓內部看起來漂亮即可。對於建築的不認識,讓人民都大抵被牽著鼻子走,價格允許就定案了。我曾經在高中有一位同學,成績相當優異,分數永遠逼近滿分,每次都是第一名,看起來就是台大高材生,前途一片光明。但是,她選擇了成大建築系,只要認識她而不認識建築的人都會很驚訝,成大是好學校,不過這個系是什麼?我們也無法準確說出個名堂來。看完本書,認真思考人類與空間的關係,無論是建築物的設計或是室內設計都很重要,室內設計讓人居住品質提升,建築物設計則是跟外界接觸,讓市容優美整齊。
對於本書印象最深刻,莫過於那幅塗滿無數黑色圈圈「暴風雨的夜晚」。跳脫框架,用內心最簡單的聲音呈現美術,在那幅畫中,我可以感覺到狂風亂雨的摧殘,以及呼風嘯雨的咆哮,好像全世界、天地混亂成一團。相較於其他幅天地分割清楚,最有創意不過貼上幾片真的撿來的葉子,這幅畫一直印在我心裡,形成很大的衝擊。我小時候幸運有機會學畫,同學們都一板一眼畫素描、鑽研筆法與色彩,課堂上幾乎不會有隨意的塗鴉。電影「魯冰花」裡面,孩子們都是規規矩矩畫著,班長甚至拿著尺畫國旗,最後去比全國賽的是最不被看好的古阿明,新來的美術老師相中阿明的天賦異稟,其實說穿了也就是勇敢隨心去畫,最後拿下冠軍,可惜當時阿明沒錢養病,天才殞落。
傾聽自己的聲音,就是最美的,我相信人性本善。人因為未知的恐懼、旁人的眼光、外界的期待而迷失自己。一旦負面因子進入內心,走失的羔羊可能再也找不到正軌,或只能等著貴人拯救;殊不知只要單純傾聽自己的需求,順應自己的內心去發展,自己就是自己的貴人。在台灣,美感的推廣也是有在進步,然而在教育系統裡面,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把藝能科的時間還給孩子,學校老師把知識教育做足,讓小孩能在課後盡情接觸不同領域的事物。我目前有接家教,其中一位國二洪同學,在同一科目章節上,常常要花掉四倍時間消化吸收(或者是狼吞虎嚥),平常完全沒有休閒娛樂,生活就是念書,家事不必幫忙、鋼琴也因成績掉下而停止學習(之前學也是被逼迫),實在為小朋友痛心,也在試著跟家教媽媽溝通。這種個案在升學國中更不是特殊案例,當小朋友只能聽悉父母老師安排而毫無機會傾聽自己,這樣的個體無法真正順性發展,而是被人工塑造出來的。若順利溝通,能找到小朋友真正要的;反之,孩子可能在家當米蟲,激進一點的可能上演家庭革命,切斷親子關係一去不回頭。
很多教育官員到芬蘭視察,拍案叫絕,一回台灣,覺得那是國外的東西,無法全部移植過來。我同意無法全部移植,但掌握其教育關鍵,也就是發掘孩子內心真實聲音,並用美去薰陶。絕對不是設計更多無人性的考試,然後不跟家長、外界確實溝通說明,讓校方不知所措、家長驚慌失措、小孩覺得自己錯。順應小孩發展不是完全放任,而是在放手後,適時適度的關心並給予建議、鼓勵,家長希望小孩往某領域發展,但事實是每個獨立個體都有無限可能,每個獨立個體也都不應該為了誰的眼光跟期待而活著,她/他的呼吸系統獨立,身體自由獨立,心思走向也是獨立,他所做的任何決定都是為自己負責,家長一味灌輸主張、價值觀給孩子,不給他思考成長的空間。他的未來、一輩子,豈能是家長負責全部?
戲劇界裡有一句話:「沒有科班,連龍套也跑不了。」的確,現實生活需要的是頂尖專業,而且這世界變換快速,但在達到專業之前的紮根,其實也是「欲速則不達」。每個人成長所需要的時間不一樣,不必跟其他人比較,順著自己的步調,「慢慢來,比較快!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